婚姻是一种责任

卡耐基金言

﹡应当把婚姻比做一所学校,不仅仅是短期的学校,而是一所一生的学校;也不是一所每年可以更换一次或者两次老师的学校,而是学校存在多长时间老师就存在多长时间的学校。

﹡早婚不合适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身体和思想都还不够成熟。

﹡那些没有经历考验和痛苦的人是不适合处理家庭关系的。

婚姻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有趣的主题。之所以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是最伟大的造物主最早设立的制度之一;因为它一直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存在着,而且它还必然存在下去,否则社会就无法延续。

婚姻这种制度特别有趣,就因为它包含有人类幸福的许多因素。我们经常谈到友谊的价值,但是,友谊能够和两性的幸福结合相比吗?我们也谈论教育,然而在学校教育当中,什么又是最受欢迎的呢?自然是围绕家庭的教育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无论我们是从物质、精神或是道德的角度看待教育,如果没有婚姻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如果没有婚姻这种制度所创造的有利条件,没有男人女人做好了为最卑下的工作所做的准备,也不会有男人去充分履行上帝赋予他的责任。

经常有人说“那些没有结过婚的人永远也不会接受彻底的和完全的教育的”,这句话里面包含着很多道理。在我看来,我们似乎只注意了智力和体育教育,好像仅仅这些就够了。然而,关于道德教育呢,它又占多大的分量?父母、老师,他们又是干什么的呢?他们的劳动的确是无价的,以他们自己看来就是这样的。然而,我们只有处在婚姻状态的时候,我们只有被召唤来履行丈夫、妻子、父母、监护人之间的恩爱与亲情关系中所包含的各种责任的时候,我们的性格、品质才会得到全面发展,并能接受全面的考验。在以后的生活当中,随着这些关系的展开,这种涉及到各方关系的情形会十分特别地表现出来,它甚至使得涉及到的每一个人改变自己的性格,这是他们在以前所不能料到的。

因此,我认为应当把婚姻比做一所学校,不仅仅是短期的学校,而是一所一生的学校;也不是一所每年可以更换一次或者两次老师的学校,而是学校存在多长时间老师就存在多长时间的学校。不错,像其他学校一样,它的结果可能使一个人的品德变坏,但是,无论这所学校所产生的结果是好是坏,只要接受的教育得当,它自然会有存在的价值。

就婚姻而言,我个人是主张早婚的。我可以毫无保留地说,把各种因素考虑在内,早婚具有许多可取之处。对于这个观点,我是坚定不移的,即使最优秀的经济学家、政治家也很难使我屈服,除非他们有特别有力的证据。

关于早婚,惟一被大众认可的反对意见源于他们婚后支撑家庭困难。关于这一点,我要说,对于每一个人,无论结婚与否,他都是要生存的,都是要养活自己的。“然而,婚姻是有后果的”,有人会这么说。那么我要问:“这些后果是什么呢?”相反,那些晚婚的家庭倒是不那么好维持下去。这已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一个家庭中,只要看到他们的孩子没有能够接受到适当的教育,无论这个家庭的家长的年岁大小,我们都会感到非常痛心,因为再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情了。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家庭的孩子还缺吃少穿,处于生活贫困的状况。如果把早婚家庭与晚婚家庭的经济状况作一个全面的比较,我们就能够看到哪一方处于优势地位。不过,从我个人的有限观察来看,其结果是有利于早婚家庭的。如果我的这个推断被证明是正确的话,那么,我的观点也应当是站得住脚的,因为在我看来,还没有什么辩解能够证明我的看法是错误的。相反,晚婚却有其不幸和不良后果。下面列出的事实就是证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流逝,一个人的脾气与习惯逐渐成型,渐渐模式化,变得不能妥协起来。因此,婚姻双方很难向对方做出让步,以便相互适应。其结果,在婚姻这所学校里,他们当上了痛苦的老师,甚至成了痛苦的学者。

在这种婚姻家庭里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一种犯罪倾向,这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是致命的,就如同健康和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一样,因为它侵蚀了一个人的心灵。

即使婚姻双方的相互适应程度还没有恶化到这种地步,他们也有可能有一种或者多种爱慕虚荣或者有害的娱乐等不良嗜好。无论如何,人都是希望寻求一种满足或者另外一种满足的。而且除了宗教准则之外,没有什么确定的道义能够约束人们去寻求享乐和放纵,而这些享乐与放纵又都是有害的、具有毁灭性的。而早婚后美满的家庭生活则能够为他们提供一种温馨、幸福的生活,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他们也没有必要去寻求娱乐、追求刺激,因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的家,而他们又是热爱这个家的。

长期过着独身生活会使一个人的大脑退化,思想狭隘,你很难找到一个性情开朗、坦率、和善的独身者。通常来说,独身时间长的人都是比较吝啬、贪婪、冷酷无情的人,他们对那些已婚的人缺乏同情心、缺乏对人的热情和友爱。

我知道,关于独身生活的评论是会遭到反驳的。早些时候,一位英国作家在《论幸福》中宣扬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他引用英国大哲学家、男爵弗朗西斯·培根的话说,“独身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主人,最好的仆人,”又说,“那些伟大的著作、和给予公众最大福利的往往是那些独身或者没有子嗣之人”;他还引用英国基督教主教和作家杰里米·泰勒的话说,“独身生活就如同一只在苹果心中的苍蝇一样,过着一种永远都是快乐、甜蜜的日子”。

对于以上这些说法,这位作家发表评论说,“在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当中,有一半的人都是独身之人”,还说,“在婚姻生活状态下,同情与体谅也往往局限于家庭内部,一旦出了家庭这个小圈子之外就很少有慷慨与博爱了”。最后,他说,“独身的人拥有许多自然的美德和优点,这些美德如果没有被家庭分享,它们就会施诸于广大人类”。

是的,我承认在科学和文学方面有许多有名的独身之人,牛顿和洛克就是独身之人。但是,除了这些成功的独身者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无名之辈却生活在一个需要确定目标的生活当中。他们只需要一个目标,那就是需要完成某种大业。富兰克林就说过,晚婚会导致另外一种缺陷:那就是我们看着自己的孩子接受适当教育的机会将大大减少。

关于成了家的人就会把他的同情与体谅局限于家庭的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如果就这一观点做一次适当调查的话,其结果将证明这个观点是毫无根据的。我们也不会去找什么事实来证明“独身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主人,最好的仆人”这种论断是错误的,我只是对持这一观点的人感到遗憾。那些用来证明独身者光彩人生的例子也不能说明他们对公众的感情。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已婚年轻人有一定的优势,这是他的婚姻状况的必然结果。他必须养成辛勤劳作、勤俭、节约的习惯,而且相对来说,他们四处游逛或者寻求刺激的诱惑也小一些。在这里,我们是可以拿出一些事实来作证的。随便看看你身边的人,看看那些35岁以上的单身中,有多少人生活在贫困状态,然后,再看看20岁就结婚的人,看看他们是否处于同样的贫困状态——结果会令你大吃一惊。

也许,我还必须注意另外一个反对结婚的观点。据说,早婚不合适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身体和思想都还不够成熟。难道必须等到身体和思想完全成熟了才结婚吗?当然,我是不会支持儿童婚姻的。两个人相亲相爱,直至决定结婚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另外,结婚也涉及到很高的责任问题,是千万急躁不得的。一般来说,结婚不只是这辈子、这一生的问题,而是延伸到未来。

现在,我们进入了所讨论主题的最关键部分。在此以前,我的目的就是向你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这个道路是关于你自己、如何提高你,以及随之而来应获得的益处的。在前面几章以及以后几个章节中的观点,我们将视你是一个寻求伴侣的人,一个寻求新关系的人,而这种新的关系又涉及到新的责任和新的义务。

如果你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接受了教育,你还得担负起提高两个人的思想、道德和社会修养的责任,另外,你还可以担当一个老师的角色,如果你愿意,你是不能逃避这个责任的。同时,你还是一个学生。正如美国医生、政治家、教育家本杰明·拉什曾经说过:“我们会自然地模仿他人的举止、行为,只要我们爱他和尊敬他。”在生活中,我们会逐渐养成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人一样的生活习惯和性情。拉什还说,“我们可以见到很多生活在一起而又很幸福的夫妇”,这是再真实不过的了。

不仅仅你和你伴侣的性情会发生变化,而且你们的整个性格无论从体质上还是从道德和精神方面也都会发生变化:要么得到提高,要么就受到损伤。正如我上面所说的那样,你们两人都在一所学校接受到了对方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还可能继续下去。你们的婚姻能够持续多久,你们的这种教育也就会延续多久。因此,要到这样的一所学校接受教育,你就必须有充足的准备。这并不是因为你作为年轻人在这段时期非常重要,而是因为你本人的整个幸福和另外一个人的幸福生活都将建立在这种充足准备的基础之上。

下面我将转向另外一个话题:你寻求亲密朋友的条件。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声明以下几个重要的事实,这些都是你要加以考虑的:

首先,完美是不存在的。在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由于阅读了一些幻想作品,他们也就因此而产生了许多浪漫的幻想,在他们的头脑中早已设想好了一幅关于未来伴侣的美丽图画:她像天使一样美丽、纯洁、温柔。然而,他所幻想的这幅图画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些幻想都是空中楼阁,它们早晚会倒塌的。如果抱定这种幻想,他们的一生是永远也不会幸福的。

其次,你的决心永远也不要因为偶然的变故而发生变化。财富、美丽、地位、朋友等等这些都需要做适当的考虑,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它们都是次要的。你要记住,婚姻不是讨价还价,也不是什么买卖。

第三,除非经过再三斟酌和出于真心,不要轻易做出婚姻的许诺。不能冷酷地计较利害得失,不要掺杂遗产或其他因素。无论在什么时候,这些条件、因素都不能超越爱。爱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的婚姻是不牢靠的。

第四,财富和经济基础。尽管财富不能作为首要因素,但是,财富本身是有价值的,它能够提供舒适的生活,支撑着家庭的生计,因此,财富也是需要考虑的。如果一对年轻的夫妇整日为生计而发愁,那将是一件非常令人痛苦的事情。

第五,年龄相当是最称心的。当我们在考虑某个人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品味、习惯和感情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结果: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那些年龄相差不大的夫妇的生活是最幸福的。当然,在婚姻生活当中,那些年龄相差很大的夫妇的结合也不乏幸福伴侣,但是,这只是个别的,而不是一般的规律。因此可以说,在幸福的夫妇当中,年龄相当的夫妇还是占大多数。毫无疑问,那些年龄稍大的人要适应比他年龄小得多的人将需要更长的时间。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经常看到年龄相差较大的夫妇,有的一方是20岁,而另一方则到了25岁。但是,我认为年龄还是差得越少越好。

最后,正如人类本性伟大的观察家施普尔茨海姆博士所认为的,那些没有经历考验和痛苦的人是不适合处理家庭关系的。一些人会对这种看法不屑一顾,但是,我可以向这些人保证,除了施普尔茨海姆博士之外,还有许多聪明人也都肯定了这个观点。